查看原文
其他

纪要 | 立足古典,瞩目教化:第五届全国古典学年会成功召开

2017-12-03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本文原推送于公众号:比较古典学学会(微信号:gudianxueyuan)




    2017年11月25日至26日,第五届全国古典学年会暨“Paideia/教化:作为人文理想的古典教育”主题研讨会在长沙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古典学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1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主持。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黎大志首先致开幕辞,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并指出研读古典作品对于促进研究学者寻找研究出发点、促进学生从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中汲取力量有着重要作用,希望年轻教师和学生把握此次机会,积极向与会专家学者们学习。中国古典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吴飞教授的致辞阐释了此次会议的主题。他说,教化是理想的古典教育,近年来的古典学研究和通识教育的展开是同步进行的,古典学不仅应该是一门大学学科,更应该具有人文理想。古典学会顾问、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教授回顾了历届古典学年会的举办历史。他认为,古典学的蓬勃发展源于人们内心对于古典文化渊源不断的需求,他希望教育者能够首先教育自己,认真思考古典学和古典教育的意义。


    开幕致辞之后是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国古典学会副会长、重庆大学张文涛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刘小枫教授、同济大学张文江教授、柯小刚教授,海南大学程志敏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青年尼采论“残酷”的真理》、《庄子和儒道传统》、《影响与教化:<庄子·齐物论>中的古典教育》及《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异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本届年会的论文除涉及“Paideia/教化”主题之外,更多涉及中西古代经典的义理阐释。大会在主题报告结束后分为多个分会场同时进行。25日设有四个分会场,上午的第一分会场从“Paideia/教化”的希腊词源开启了对古希腊经典中教化主题的讨论,第二分会场聚集了从荷马到悲喜剧的研究论文,第三分会场为中国经典中的教化主题讨论,在易经、诗经、史记和诸子等处打捞教化的珠玉,第四分会场则从公羊学、正名等方面将教化主题拓展到经学领域加以探讨。



    25日下午第一场讨论进一步延伸至专业领域,第一分会场和第二分会场接续古希腊讨论,就教育与政制、灵魂转向、正义、节制等主题进行了阐发,第三分会场和第四分会场则集中进行了与《史记》和礼学等相关的讨论。



    在25日下午第二场,西学经典部分转向了对古罗马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至现代早期政治哲学的讨论,对中学经典的讨论则以《论语》注疏牵头并向宋明理学延伸。



    26日上午设有五个分会场,明代儒学、道教、近现代政治哲学、尼采等诸议题均被带入讨论空间。大会经过精心排布,为每个分会场挑选了合适的评议人,各发言篇章或以主题递进串联,或兼顾同仁相互启发,与会学者认真参会,悉心听取同行意见,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



    会议闭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刘小枫教授主持。首先是会谈环节,来自各高校的多位学者就“如何进一步发展古典学”简要表达了各自的看法。清华大学甘阳教授就本次年会的教化主题强调古典学并不应为古典而古典,应更关心古典教育问题,因此希望古典学的发展一定要与通识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成。重庆大学张文涛教授比较了古典学在西方与中国发展的异同,指出古典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要同时处理好专业化和本土化的问题。复旦大学丁耘教授特别注意到本次年会吸引了中医、道教等行业的同仁,扩大了共同学术空间。北京大学李猛教授进一步指出,在不放弃严格学科领域内专业性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保持古典学研究的开放性。同济大学韩潮教授将思考的问题概括为“我们将来要做什么”,指出在共同的问题意识和审慎的前提下,期望有所汇通,不断推进古典学研究的问题。中山大学李霖教授强调了典籍自身的整体性,并利用自己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予以了精彩佐证。中国人民大学陈壁生教授接着指出,中国古典学研究一定要重视中国固有的注疏传统。同济大学柯小刚教授关注古典的精神召唤,认为古典学教育应当可以让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认识自己、重述自己,并号召学者教师们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多开公共课,多组织面向社会的教化。


    最后,吴飞会长作了大会总结致辞,指出我们的古典学研究最终一定要致力于理解古典世界和古典文明的理想。



    会议期间,中国古典学会也召开了年度理事会议,理事会决定2018年第六届全国古典学年会将于2018年10月在长沙岳麓书院举办,主题为“经史与义理”。


    湘水有情留人,古典无远弗届。致力古典学问,发扬古典教化,拓展当代中国思想新局面,古典学人在行动。


附录:大合照及会议议程




   

长按上方二维码,扫描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